Bitcoin(BTC)於2009年誕生,是加密貨幣領域的先驅,以去中心化和稀缺性享有「數位黃金」美譽。其價格從數美分漲至數萬美元。Ethereum(ETH)則於2015年上線,定位為智能合約及去中心化應用(dApp)平台,推動鏈上應用的多元發展。
Bitcoin總量上限為2,100萬枚,區塊獎勵約每四年減半,強化其稀缺屬性。Ethereum最初未設上限,2021年藉由EIP-1559導入部分手續費銷毀機制,2022年「合併」後轉向權益證明(PoS),ETH發行趨近通縮。
Bitcoin採用工作量證明(PoW)共識,礦工透過解算複雜數學題驗證交易,保障高度安全性,但電力消耗較大。Ethereum自2022年9月起轉換為PoS,耗能降低99%以上,ETH持有者可透過質押獲得被動收益。
Bitcoin平均每10分鐘產生一個新區塊,Ethereum則每12至15秒生成一個新區塊。因此,Ethereum交易吞吐量更高,但兩大網路於高峰時段仍可能出現壅塞與手續費上升。
Bitcoin已成為機構及個人投資人偏好的價值儲存工具,許多企業及退休基金已將BTC納入資產配置。各式投資商品亦讓投資人可無須直接管理私鑰即可參與。
Ethereum匯聚多元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非同質化代幣(NFT)與區塊鏈遊戲應用,龐大的開發者生態持續創新,不斷拓展新場景並優化現有用例。為滿足擴容需求,Layer-2解決方案持續推陳出新。
截至2025年10月,Bitcoin價格約128,000美元,Ethereum約3,200美元。兩者自問世以來皆大幅成長,Bitcoin的市場循環更成為投資界傳奇。
兩大網路鏈上數據皆顯活躍。Bitcoin每日活躍地址約130萬,Ethereum每日交易量超過150萬筆,主要受DeFi與NFT推動。
相較傳統資產,Bitcoin與Ethereum波動性仍高,惟整體波動已逐漸降低。截至2025年10月,Bitcoin 30日實現波動率約1.6%,Ethereum約2.2%。
監管不確定性仍為主要風險,全球各地對加密貨幣監管的討論持續。Ethereum生態的智能合約漏洞也帶來技術風險,DeFi安全事件歷史上屢見不鮮。
Bitcoin發展重點為提升隱私保護、完善閃電網路以加速小額支付,並探索有限跨鏈功能。Ethereum則聚焦分片技術以強化擴展性,持續壯大其去中心化應用生態。
Bitcoin與Ethereum在加密領域各自展現獨特價值。Bitcoin持續鞏固數位價值儲存地位,Ethereum則引領可編程金融及去中心化應用。投資人應依自身風險承受度、投資目標及資產特性做出選擇。隨著加密市場不斷成熟,兩大網路未來在金融與科技領域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Bitcoin主要用於數位資金轉移,Ethereum則可實現智能合約與去中心化應用。Bitcoin被視為數位黃金,Ethereum則是區塊鏈基礎平台。
BTC預計可挖礦至2140年左右,屆時2,100萬枚將全部產出。挖礦獎勵每4年減半,之後主要倚賴交易手續費。
Ethereum由Vitalik Buterin發起,並於2015年正式上線。其擴展了Bitcoin的功能,支援智能合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