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加密貨幣市場,MSN 與 NEAR 的比較一直是投資人討論的熱門議題。兩者在市值排名、應用場景和價格表現等方面皆有明顯差異,分別代表不同的加密資產定位。
Meson Network(MSN):自推出以來,憑藉 Web3 去中心化頻寬市場定位,獲得市場高度認同。
NEAR Protocol(NEAR):自 2020 年推出以來,被譽為高度可擴展的底層區塊鏈,目標是為新世代開放網路打造基礎設施。
本文將從歷史價格走勢、代幣供應機制、機構採納、技術生態與未來預測等面向,全面分析 MSN 與 NEAR 的投資價值,聚焦投資人最關心的核心問題:
「目前哪一個更值得買?」
點擊查看即時行情:

免責聲明:上述預測均基於歷史資料與市場分析。加密貨幣市場波動劇烈,價格變化快速,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請投資人務必自行研究。
MSN:
| 年份 | 預測最高價 | 預測平均價 | 預測最低價 | 漲跌幅 |
|---|---|---|---|---|
| 2025 | 0.01153617 | 0.009379 | 0.00628393 | 0 |
| 2026 | 0.0127582537 | 0.010457585 | 0.00993470575 | 11 |
| 2027 | 0.0149742159615 | 0.01160791935 | 0.0096345730605 | 23 |
| 2028 | 0.018341673364935 | 0.01329106765575 | 0.008107551270007 | 41 |
| 2029 | 0.017872498676687 | 0.015816370510342 | 0.008540840075584 | 67 |
| 2030 | 0.020213321512217 | 0.016844434593514 | 0.016002212863839 | 78 |
NEAR:
| 年份 | 預測最高價 | 預測平均價 | 預測最低價 | 漲跌幅 |
|---|---|---|---|---|
| 2025 | 2.4721 | 2.095 | 1.676 | 0 |
| 2026 | 2.7630955 | 2.28355 | 1.9410175 | 9 |
| 2027 | 3.3560192575 | 2.52332275 | 1.51399365 | 20 |
| 2028 | 4.0273492751375 | 2.93967100375 | 2.057769702625 | 40 |
| 2029 | 4.946584398010125 | 3.48351013944375 | 2.473292199005062 | 66 |
| 2030 | 6.02751759427952 | 4.215047268726937 | 3.962144432603321 | 101 |
⚠️ 風險提示:加密貨幣市場波動極大,本文非投資建議。 None
Q1:MSN 與 NEAR 的核心差異為何? A:MSN 主打 Web3 去中心化頻寬市場,NEAR 則為高度可擴展的底層區塊鏈,專注新世代開放網路基礎設施。NEAR 市值、成交量較高,價格穩定性亦優於 MSN。
Q2:MSN 和 NEAR 歷史價格表現如何? A:MSN 於 2024 年 4 月 29 日創下高點 13.638 美元,截至 2025 年 11 月 1 日回落至 0.009418 美元。NEAR 於 2022 年 1 月 17 日達到高點 20.44 美元,目前報價 2.093 美元,整體穩定性高於 MSN。
Q3:影響 MSN 與 NEAR 投資價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A:主要包含代幣供應機制、機構採納、市場應用、技術開發、生態建設及總體經濟。NEAR 生態與機構關注度較高,MSN 則遭遇 OKX 下架等挑戰。
Q4:未來 MSN 與 NEAR 價格預測為何? A:至 2030 年 MSN 基礎預測區間為 0.016844434593514 - 0.020213321512217 美元,NEAR 為 4.215047268726937 - 6.02751759427952 美元。所有預測僅供參考,實際價格受市場波動影響。
Q5:投資人該如何配置 MSN 和 NEAR 資產? A:保守型建議 MSN 配比 20%、NEAR 80%;積極型則 MSN 40%、NEAR 60%。建議搭配穩定幣、期權及跨幣種組合進行風險管理。
Q6:投資 MSN 與 NEAR 具備哪些潛在風險? A:兩者皆面臨市場波動風險,MSN 因下架與估值問題風險較高,NEAR 可能遭遇擴展性及安全性挑戰。合規政策亦可能影響去中心化服務與區塊鏈基礎設施。
Q7:不同投資人該如何選擇 MSN 或 NEAR? A:新手建議優先選擇市場地位穩健的 NEAR;有經驗者可均衡配置,略偏重 NEAR;機構投資人則可關注 NEAR 生態建設及企業採納潛力。所有投資人須主動研究,並依自身風險偏好做出決策。
分享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