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澳洲電腦科學家Craig Wright始終主張自己是以「Satoshi Nakamoto」化名聞名的比特幣神秘創辦人。這項說法遭到由科技及加密貨幣企業組成的非營利組織Crypto Open Patent Alliance(Copa)於法庭上提出異議。
在一項具里程碑意義的判決中,英國高等法院駁回了Wright的主張。James Mellor法官指出,證據充足證明Wright既非比特幣發明人,也不是Satoshi Nakamoto,且並未撰寫比特幣軟體的初始版本。此決定的詳細書面說明隨後公布。
本次裁決意義重大,不僅釐清了Satoshi Nakamoto身分爭議,也影響Wright以比特幣智慧財產權為由所提出的相關訴訟。Copa指控Wright利用其主張,對比特幣社群開發者進行威脅與恐嚇,恐阻礙此開源技術的持續發展。
比特幣於2008年金融危機高峰期誕生。當時,以Satoshi Nakamoto為名發表的論文首度提出去中心化數位貨幣概念,這種貨幣可於全球匿名轉帳,無須仰賴銀行或法定貨幣。自2011年Satoshi Nakamoto神秘消失後,其真實身分始終備受揣測。
儘管創辦人身分爭議不斷,比特幣已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加密貨幣。截至2025年10月,一枚比特幣價值已突破10萬美元,展現多年來的強勁成長。然而,這類加密貨幣依然充滿爭議,支持者看重其獨立於傳統金融體系的特性,質疑者則憂慮其波動性與潛在風險。
許多加密貨幣社群成員對此判決表示歡迎。先前持續否認Wright主張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對法院裁決感到欣慰。一家主要加密貨幣交易所發言人強調Satoshi所提出的去中心化理念,以及比特幣不應由單一實體掌控的核心價值。
高等法院裁決成為比特幣及加密貨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駁回Craig Wright自稱Satoshi Nakamoto的主張,不僅終結長年爭議,也維護比特幣開發的開源屬性。此判決凸顯在快速演進的加密貨幣領域中,真實與透明的重要性,未來產業發展也可能深受影響。比特幣創辦人之謎仍未解開,為全球首個、最具代表性的加密貨幣增添了神秘色彩。
比特幣的真實創辦人至今仍未揭曉。Satoshi Nakamoto雖為比特幣創作者而廣為人知,其身分卻始終未被證實。
若你在5年前投入1000美元購買比特幣,現今價值約9784美元,投資報酬率遠超一般股市。
目前無任何單一實體持有比特幣90%的份額。最大持有者包括機構投資者及礦池,但比特幣所有權分散於眾多參與者。
Satoshi Nakamoto,即比特幣創辦人,被認為是最大持有者,估計持有968,452枚BTC,為已知最大個人持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