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計時 2 天開啓!💥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展示你的創意贏取獎勵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 相關的原創內容,就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活動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1539 人受害!幣想科技勾結詐團洗錢 23 億,檢方求刑 25 年
台灣加密貨幣交易商「幣想科技(Bitshine)」,遭檢警查出涉嫌勾結詐騙集團,協助把被害人現金兌換成加密貨幣,短短一年洗錢 23 億元。檢警今年 4 月發動搜索行動,拘提負責人施某等 14 人,士林地檢署 8 月 22 日偵結,依詐欺、洗錢及組織犯罪、未經洗錢防制登記而提供虛擬資產服務等罪嫌起訴 14 名被告,並建請法院對施某量處徒刑 25 年。
幣想科技如何打造洗錢帝國
檢方指出,施某先是透過收購幣想科技,取得金管會洗防登記的「外殼」後,與同夥在全台 14 個縣市設立逾 40 家加盟門市,對外販售 USDT。這種商業模式的核心在於利用合法外殼掩護非法活動。幣想科技原本是一家通過金管會洗錢防制登記的合法業者,但在施某收購後,整個商業模式完全變質。
加盟主除了需繳交 100 萬元至數百萬元不等之加盟權利金,更得支付 50 萬元至 100 萬元之營運保證金予王某(信義店之加盟主)擔任實際負責人之百○資訊顧問有限公司。這種高額的加盟費用設計有兩個目的:一是篩選有資金實力的加盟主,二是透過保證金機制控制加盟主,確保他們服從指揮。
最終資金全匯入特定公司帳戶,再結匯成美元回購 USDT,輾轉流入 CEX 錢包與匿名錢包,層層斷點,讓警方難以追查。這種複雜的資金流動路徑是典型的洗錢手法。現金→銀行帳戶→美元→USDT→海外交易所→匿名錢包,每一層轉換都增加了追查難度。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新聞稿指出,「幣想公司實體門店 40 餘家,對外佯以經營虛擬貨幣交易,實則為詐欺集團成員以假投資等詐術,透過網際網路對公眾散布詐欺訊息,幣想公司則對外宣稱『全國唯一金管會授權』,致被害人相信幣想公司所為均屬合法,詐欺集團成員復指示被害人持現金至幣想公司各門店購買 USDT。」
這種「全國唯一金管會授權」的虛假宣傳是整個騙局最關鍵的環節。詐騙集團先通過假投資話術讓被害人相信投資機會,然後引導他們到「合法登記」的幣想門市購買 USDT,利用幣想的合法外殼打消被害人的疑慮。許多被害人正是因為看到幣想號稱「金管會授權」,才放下戒心,將大筆現金交給門市。
14 名被告犯罪分工與角色拆解
士林地方檢察官在簡要犯罪事實中揭露了整個犯罪組織的分工架構。主嫌施某主導收購幣想科技,負責加盟拓點與「盤口」經營,並引進詐團資源,是整個犯罪網絡的核心人物。楊姓男子負責商務開發與協調,並管理「盤口」客戶來源,實際上就是與詐騙集團對接的橋樑。
金流部分則由王姓男子操盤,成立百○資訊顧問有限公司、掌控銀行帳戶與「入金機」系統,專責現金結匯、購買 USDT 再分配至各門市。這個角色在整個洗錢鏈條中最為關鍵,因為他直接控制著資金流動的每一個環節。在各門市經營上,檢方查出基隆仁一店由羅姓男子負責,台北信義店則由蘇姓男子擔任店長,直接面對被害人,以「收現金、換 USDT」的方式完成交易。
表面上,公司設有「法遵長」,由葉姓女子掛名,負責設計 KYC 制度,但實際上流於形式,形同虛設。蔡姓男子雖名義上是風控主管,掌管提幣審核,卻早被詐團繞過。這種「有法遵部門但不執行」的設計,正是為了應付監管檢查,實際上完全沒有發揮作用。
幣想犯罪組織的五層架構
決策層:施某(收購與策略)、楊某(商務協調)
金流層:王某(結匯系統、資金調度)
執行層:40 家門市店長(直接面對被害人)
假合規層:葉某(法遵長)、蔡某(風控主管)
外部配合:CEX 交易所 8 名成員(未經登記提供服務)
施某、楊某、王某三人另涉加重詐欺、洗錢、發起、指揮犯罪組織等罪嫌。施某、楊某、林某、黃某、許某、李某、陳某及陳某等 8 人涉嫌未經洗錢防制登記而提供虛擬資產服務,8 人均任職或曾任職於海外 CEX,由於該交易所係未通過金管會之法遵聲明或洗錢防制登記之境外虛擬資產交易所,因此 8 人被控未經洗錢防制登記而提供虛擬資產服務。
主嫌否認犯行,檢方建議重判 25 年
面對指控,施某堅決否認涉入詐欺,辯稱自己只是單純「收購公司、經營加盟」,資金來源也是借來的。楊姓與王姓男子則承認海外 CEX 與幣想之間的確有高度重疊,但僅是「商務合作、金流配合」。其他涉嫌未經洗錢防制登記而提供虛擬資產服務的被告大多強調自己只是「受雇員工」,對背後是詐團一無所知。至於葉女與蔡男則辯解,KYC 程序雖在他們職責範圍,但不清楚詐團早已事先「教戰」被害人如何應答。
更離譜的是,檢警另查出,施男等人為求通過金管會規定,遭一名科技公司負責人古姓男子詐騙,誤信對方認識金管會證期局長弟弟,佯稱「能協助通過洗防登記」,遭詐取 300 萬元。這形成了「詐騙集團被詐騙」的荒謬局面。古某收取上開款項後,並未協助幣想公司進行任何處理。古某乾脆反咬一口,聲稱自己才是受害者,300 萬元只是顧問費。
經過大規模搜索,檢警共查扣 64 萬餘枚 USDT、0.0356 枚比特幣、1,520 枚 TRX,總值約新台幣 2,000 萬元;另繳獲現金 6,049 萬元、法拉利 Roma、瑪莎拉蒂各一輛,以及公司帳戶存款 1,240 萬元,合計約 1.13 億。檢方已聲請法院宣告沒收,或依法追徵價額。
檢方今日依詐欺危害防制條例、組織犯罪防制條例、洗錢防制法、刑法詐欺取財等罪,起訴施男、楊男、王男等 14 人,並聲請沒收犯罪所得 12.75 億元;古男另依詐欺罪起訴。檢方表示,施某否認犯行,犯後態度不佳,求處 25 年徒刑;楊男、王男均認罪並提出繳回犯罪所得計畫,得依規定減刑;其他涉案人員因主要只涉嫌未經洗錢防制登記而提供虛擬資產服務,考量其屬受薪階級,建請從輕並給予緩刑;古男否認犯行,行為已損害公務員形象,量處有期徒刑 5 月,以儆效尤。
台中北屯店案中案:尤姓兄弟 526 萬詐騙
幣想台中北屯門市也涉案,檢方查出尤姓加密貨幣講師與弟弟共謀,找白姓男子當中間人與詐團合作,釀 9 人上門砸了 526 萬元買泰達幣,卻全部打入詐團電子錢包。尤男曾任交易程式分析師、加密貨幣講師,他出資成立幣想北屯門市,由弟弟擔任店長,與詐團成員白姓男子合作,透過白擔任中間人牽線,引導想買虛擬幣的民眾加入北屯門市官方 LINE 帳號聯繫購買泰達幣。
尤男隱身幕後,讓弟弟向被害民眾收取受騙贓款,尤則持續向白提供引導被害人上門的話術,以及到門市交易的注意事項,白則向詐團回報付款狀況。2024 年 8 月有 9 位民眾被詐團騙,對方以投資加密貨幣「穩賺不賠」等話術,要民眾到指定的北屯門市,持實際上由詐團掌握的電子錢包交易,前後砸了 526 萬買泰達幣。
只要民眾上門消費,尤姓兄弟就會聯絡幣想交易所總部,名義上是將現金轉換成加密貨幣,實際卻將泰達幣打入詐團的電子錢包,尤、白透過交易抽成獲利。後來被害人想贖回,卻被以要繳高額保證金受阻,這才驚覺受騙。檢方勘驗手機對話,發現詐團貼了今年 4 月 28 日幣想遭查緝新聞,並稱「那個北屯店長,飛機(Telegram)內容刪一刪」,顯示詐團和門市之間有密切聯繫。
檢方認定,尤姓兄弟、白男涉犯參與組織、洗錢,及加重詐欺,偵結從重依後者起訴,檢方移審後法院裁定 3 人接續收押。
幣想案警示:合法外殼難防詐騙利用
幣想科技案件揭示了台灣加密貨幣監管的嚴重漏洞。儘管幣想取得了金管會的洗錢防制登記,但這個「合法身份」反而成為詐騙集團的最佳掩護。對外宣稱「全國唯一金管會授權」,讓無數被害人誤信其合法性,毫不設防地將現金交給門市。
這個案件對台灣加密貨幣產業的啟示是深刻的。監管登記並不等於政府背書,投資者不應僅因業者聲稱「有牌照」就放鬆警惕。此外,KYC 和法遵制度若僅是形式上存在而不實際執行,反而會成為詐騙集團的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