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全球RWA合規風貌總覽:韓國在監管與創新間尋找資產代幣化之路

當韓國農協銀行用區塊鏈技術改造跨境退稅系統時,政府卻將虛擬資產納入房地產交易審查清單——這個東亞第四大經濟體正在數字金融的監管與創新拉鋸中,重塑其資產代幣化的未來路徑。

2025年下半年,韓國金融領域出現兩股並行不悖的潮流。一方面,韓國五大銀行之一的NH農協銀行宣布開展穩定幣技術測試,旨在通過區塊鏈技術簡化入境遊客的增值稅退稅流程。

另一方面,韓國政府修訂了房地產交易法規,規定購買房地產必須申報來源於虛擬資產的資金。這兩個看似矛盾的發展方向,實則反映了韓國在數字資產領域的雙軌戰略:既要防範風險,又不願錯失創新機遇。

一、全球RWA浪潮與韓國的謹慎步伐

全球資產代幣化市場正經歷爆發式增長。根據韓國資本市場研究所2025年9月發布的《代幣化金融系統展望》報告,全球代幣化市場規模從2023年第三季度的78.7億美元飆升至2025年同期的322.7億美元,短短兩年內增長4.1倍。

這種增長主要由債券和股票等傳統金融資產驅動,其中債券規模增長13.6倍,股票更是增長351.9倍。

國家債券代幣化已成爲全球金融競爭的新前沿。國際清算銀行在2025年10月發布的《代幣化金融市場互操作指南》中,將政府債券代幣與批發型央行數字貨幣、存款令牌一起認定爲“代幣化金融體系的基礎”。

香港和歐洲採取了“直接發行”模式,香港已於2023年和2024年成功發行了綠色政府債券代幣。而美國則由私人部門主導,通過貝萊德和富蘭克林鄧普頓等資產管理公司進行貨幣市場基金的代幣化。

韓國在這場競爭中保持了謹慎態度。與日本強調市場自律、香港積極推進債券代幣化的路徑不同,韓國的監管文化更具行政主導色彩。韓國尚未直接啓動大規模的RWA國債項目,政策重心仍放在構建“虛擬資產納管”和“穩定幣合規框架”上,這些被視爲未來資產代幣化制度的必要鋪墊。

韓國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金成洙指出:“韓國政策界普遍認爲,只有當虛擬資產監管框架穩定後,RWA才能在明確的合規邊界內快速擴展。”這種謹慎態度反映了韓國對金融穩定的高度重視,也爲未來RWA市場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

二、監管演進:從全面禁止到漸進開放

韓國監管體系的防御性並非一時保守,而是歷史風險積累的產物。自2017年ICO泡沫與交易所洗錢事件以來,韓國金融監管體系強化了“預防性立法”的傳統。因而,韓國在進入RWA階段前,更注重制度可控性與透明度驗證。

2017年,韓國政府出臺法規,原則上禁止企業實體進行虛擬資產交易。當時,政府擔心企業虛擬資產交易可能構成重大的洗錢和市場過熱威脅,因此決定禁止企業虛擬資產交易,以緩解高度投機的市場狀況。

《虛擬資產用戶保護法》的實施成爲重要轉折點。隨着該法案於2024年7月19日生效,爲用戶提供保護的立法基礎得以建立。與此同時,市場環境也發生了變化,世界主要國家廣泛接受企業虛擬資產交易,國內企業對追求新區塊鏈相關商業機會的需求上升。

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制定了企業參與虛擬資產市場的分階段路線圖。根據該路線圖,2025年上半年,企業實體開設實名驗證帳戶的目的僅限於出售虛擬資產並將其變現。對於檢察官辦公室、國稅廳和海關總署等擁有沒收犯罪所得合法權力的執法機構,自2024年年底以來已經可以開設實名帳戶。

這些階段性開放並非出於“放松監管”,而是對市場透明化與可追溯機制的強化。從允許執法機構持有到非營利機構參與,韓國正在用漸進式開放驗證市場參與的風險可控性。

一位金融服務委員會的匿名官員透露:“我們的策略是通過可控的參與形式,逐步完善監管框架,爲未來更復雜的資產代幣化場景積累經驗。”這種漸進式開放策略,本質上是在爲RWA的大規模應用搭建可靠的制度基礎設施。

三、市場實踐:從概念驗證到制度沙盒

韓國互聯網企業積極布局數字資產基礎設施。韓國互聯網巨頭Kakao的IT平台運營商Kakao Enterprise宣布與Klay Ape Club合作,共同開發NFT和元宇宙平台。該公司計劃基於“Kakao iCloud”創建企業專用雲平台,以PaaS的形式提供,讓企業可以輕鬆創建和發行NFT。

商業銀行在穩定幣測試中扮演關鍵角色。NH農協銀行的穩定幣測試項目試圖通過區塊鏈自動化簡化跨境退稅流程。該銀行執行副總裁Choi Woon-jae表示,基於穩定幣的模型“展示了區塊鏈如何切實改善客戶體驗並增強國家競爭力”。

這些實驗並非RWA本身,而是制度沙盒的試探——通過可控場景測試區塊鏈在價值確認與跨境結算中的可行性。這類穩定幣測試雖然與RWA並非同類,但其實爲未來資產代幣化的結算層提供了技術與監管前置經驗。

韓國國內穩定幣交易規模已相當可觀。根據《韓國經濟日報》2025年10月引述Upbit交易所統計數據的報道,韓國國內穩定幣交易量已超過410億美元。這一數據表明,即使在明確的監管框架出臺前,韓國市場對穩定幣的需求已經在蓬勃發展中。

四、合規細化:從虛擬資產到RWA的監管橋梁

非營利組織虛擬資產銷售面臨新規。從2025年6月起,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實施新法規,允許非營利組織和虛擬資產交易所合法出售其數字資產。該監管框架要求機構實施內部審查機制,並加強反洗錢程序,以確保合規。

根據新指引,接受加密貨幣捐贈的非營利組織必須立即將這些數字資產轉換爲法定貨幣。這些交易僅限於在基於韓元的交易所上可用的主流加密貨幣,以符合更嚴格的監督措施。

虛擬資產上市標準趨於嚴格。從6月1日起,額外的市場保護措施開始生效。尋求新上市的數字資產必須保持最低流通量,而市場價格訂單在初始上市階段將面臨限制。這些規定特別針對防止“拉抬出貨”方案和對可能破壞市場的僵屍和表情符號代幣的投機。

這類審查機制雖然針對加密資產,但也爲未來RWA代幣上市提供了監管模板。這些合規機制的建立,將成爲韓國RWA制度化的橋梁,而非終點。

房地產是韓國反洗錢監管的核心領域。政府將虛擬資產納入申報體系,本質上是將數字資產的資金流納入傳統金融監管框架,形成交叉透明度。房地產交易中的虛擬資產監管加強,現在在購買房地產時要求聲明來源於虛擬資產的資金。

使用加密貨幣衍生資金進行房產購買的買家將需要提交這些交易的支持文件,從而在數字資產銷售和房地產投資之間創建明確的審計軌跡。這一機制展示了韓國如何將傳統金融監管經驗應用於新興數字資產領域,爲更復雜的RWA合規場景奠定基礎。

五、發展挑戰:立法延遲與戰略選擇

然而,細化的監管框架並不意味着市場暢通。韓國在制度層面仍面臨立法滯後與監管平衡的雙重難題。

立法延遲是韓國RWA發展的主要障礙。證券型代幣立法已延遲兩年,導致韓國在“代幣金融”趨勢中落後。韓國資本市場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強調,韓國急需建立自己的國債代幣路線圖以應對這場關乎未來金融基礎設施的競爭。

貨幣主權焦慮推動穩定幣監管。韓國目前還沒有專門的穩定幣監管框架。現階段,根據《虛擬資產用戶保護法》,穩定幣被納入“虛擬資產”的一般定義範疇。這種監管空白引發了韓國對貨幣主權和資本外流的擔憂。

政策制定者擔心外國穩定幣可能威脅到韓國的貨幣主權,並導致資本外流和貿易結算體系依賴外國穩定幣,從而引發監管套利問題。

韓國採取“防御”與“進攻”並行的雙軌戰略。防御面向虛擬資產投機風險,進攻面向機構代幣化與穩定幣體系。在嚴管虛擬資產的同時,韓國正積極構建國家主導的數字貨幣體系。

2025年,韓國央行放緩了CBDC開發,暫停了原定2025年底的試點,轉而支持“銀行優先”穩定幣模式。

與日本強調市場自律不同,韓國的監管文化更具行政主導色彩,這種制度路徑導致創新推進速度受到官僚程序約束。區域競爭加劇促使韓國加快步伐——日本企業建立數字資產儲備,香港頒布全面穩定幣規則,新加坡2024年加密交易所牌照數量翻倍。

爲應對這些挑戰,韓國正採取一種雙軌方法:在監管沙盒內允許非銀行穩定幣實驗,同時推進由商業銀行主導的機構穩定幣。

六、未來路徑:技術中立與全球協調

如果說前五年是防御式監管的奠基期,那麼未來三年將是技術互操作與監管中立的競速期。

韓國RWA市場蘊含巨大潛力。中國銀河證券的研究報告將韓國歸類爲“創新導向”的監管取向,與新加坡、阿聯酋一同被視爲聚焦制度沙盒、準入機制優化與稅負友好的代表。這種監管取向在合規安全與激勵機制之間取得動態平衡,既降低試點門檻,又維持金融穩定性與機構信任。

監管一致性與全球標準協調至關重要。據《韓國經濟新聞》2025年3月報道,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副主席Kim Soyoung在與虛擬資產行業及相關專家的會議上強調,國內建立虛擬資產監管的進展必須確保與全球標準的監管一致性。

這一表態與國際清算銀行在2025年10月發布的《代幣化金融市場互操作指南》相呼應,強調各國監管標準需與跨境清算和AML體系對齊。

技術中立與互操作性構成未來核心。韓國的混合結構或將成爲亞洲地區的實驗樣本,其目標是通過公共鏈驗證與私有基礎設施協同,實現監管可視化與跨機構數據共享。韓國正試圖通過混合結構確保公鏈與私有基礎設施間的技術中立性和互操作性,連接傳統金融體系與民間創新。

未來幾年,韓國可能成爲第一個實現由主要商業銀行發行聯合穩定幣的國家之一。這種銀行發行的穩定幣服務於需要批發結算和監管信任的機構用例,而非銀行穩定幣則針對零售經濟和Web3生態系統進行優化,形成並行結構。

在韓國,RWA的未來不是一次技術躍遷,而是一場監管秩序的重塑。從NH農協銀行的穩定幣測試,到金融委員會分階段開放企業參與虛擬資產市場的路線圖,韓國正在嚴控與試驗間尋找平衡。

全球RWA市場的競爭才剛剛開始。對於韓國而言,監管不是束縛,而是一種策略性的自我約束——在秩序中尋找創新的縫隙,或許正是它通往代幣化時代的獨特方式。韓國能否在防御與進攻、監管與創新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點,將決定它在這場關乎未來金融格局的競賽中能否佔據一席之地。

部分資料的文章來源:

·《從“堵漏”到“疏導”:韓國政府的數字資產治理哲學與金融主權爭奪戰》

·《韓國互聯網巨頭Kakao子公司將爲企業打造NFT發行平台》

·《韓國將虛擬資產納入房地產監管:對交易透明度的影響》

·《韓國旨在通過區塊鏈驅動的增值稅退稅來挑戰美元穩定幣》

作者:梁宇 編審:趙一丹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