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貼文添加話題: #发帖赢代币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定(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灌水;
得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份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特朗普關稅爆炸後,這些囤幣公司股票被雙殺到什麼地步了?
周四,特朗普一句「對華關稅100%」,直接引爆全球金融市場。24小時內,加密市場強平超過190億美元,BTC從117,000美元跳水到102,000美元以下,單日跌幅超過12%。美股也未能幸免——標普500下跌2.71%、納斯達克下跌3.58%,這是自四月以來最慘烈的一天。
但真正遭殃的,是那些將比特幣當作「金庫」的上市公司。
為何DAT公司跌得更瘋?
最直接的原因是資產表縮水。以MicroStrategy為例,持有63.9萬枚BTC,跌12%就意味著資產虧損近100億美元。這筆錢必須在財報中體現,稱為「未實現損失」——雖然沒賣出,但數字已經黑掉。
更令人心碎的是估值溢價的崩潰。年初,MSTR的淨資產價值(NAV)溢價還能吹到2倍,到九月底已經縮到1.44倍,現在大約1.2左右。有些小公司的mNAV甚至已經跌破1——這代表什麼?市場開始懷疑「囤幣+上市」這套玩法的合理性。
牛市時,這叫「加密創新先鋒」,熊市時則變成「不必要的風險敞口」。故事從未改變,只是聽眾的心情變了。
流動性才是殺手
你想快速清倉幾百億美元的比特幣?不可能。大額拋售會砸崩價格,引發連鎖清算。但在納斯達克賣MSTR或COIN股票?輕鬆愉快。這就是為什麼DAT公司股票成為資金逃離的「快速通道」。
再加上機構投資者的風控紅線:波動率超過閾值就得減倉,不容商量。DAT公司恰好是波動率最變態的標的。
打個比喻——普通科技公司是一條船,DAT公司則像是兩條船綁在一起:一條在股市風浪中,一條在加密風暴裡。兩邊天氣都差時,衝擊不是相加,而是相乘。
誰最慘?誰抗跌最強?
從那天的跌幅榜單來看,規律很清楚:越小的公司,跌得越狠。
Forward Industries跌15.32%(mNAV僅0.053),BTCS Inc.跌12.70%,Helius Medical跌12.91%。這些市值不到1億美元的小公司,在恐慌中根本找不到接盤者。
MicroStrategy雖然是最大的BTC金主,跌幅反而只有4.84%。為什麼?流動性。大盤股的買賣價差較穩定,小盤股一個大賣單就能砸穿底價。
有個異類叫Tesla——跌5.06%,幾乎最抗跌,但它的mNAV高達985.96。這代表什麼?市場給Tesla的估值是其持幣價值的近1000倍。因為Tesla本質上不是DAT公司,囤幣只是副業。投資者買的是電動車業務,BTC漲跌對它幾乎沒有影響。
Coinbase也類似——跌7.75%,但它是交易所,有真金白銀的手續費收入作為底層支撐。
mNAV接近1=價值陷阱
純粹的DAT公司就慘了。MicroStrategy的mNAV只有1.28倍,Galaxy Digital是5.49倍,MARA是1.29倍——市場對這些公司的估值,基本等於它們的持幣價值加點零頭,沒有其他業務的緩衝。
更令人心碎的是那些mNAV低於1的公司——Bitmine 0.98,American Bitcoin也差不多。這些公司已經淪為披著上市公司外衣的比特幣ETF。
問題來了:既然有真正的比特幣ETF可以直接買,為何還要透過這些公司間接持有?
這或許解釋了為何這些低mNAV公司在恐慌中跌幅最大——它們既承擔了加密資產的風險,又承擔了股市的風險,卻沒有提供任何附加價值。
後續展望
mNAV低於1的公司可能存在超跌反彈的機會,但也可能是價值陷阱——當商業模式本身受到質疑時,便宜不一定值得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