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由中本聪于2009年设计,总发行量恒定为2100万枚。减半机制每约四年将区块奖励减半,是比特币货币政策的核心组成。至2025年,经过第四次减半,比特币年通胀率降至约0.782%,已低于黄金(1.5%-2%)及多数发达国家通胀率。稀缺属性显著强化了比特币的通缩特征。
回顾2012至2024年四次减半,市场呈现出高度一致的周期性:
这一三阶段节奏贯穿历次周期。2024年减半初期涨幅相对温和(约31%),但历史数据表明,真正的爆发窗口或将在2025至2026年打开。
比特币核心价值基于多重维度:
随着全球法币体系面临挑战,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及抗通胀资产的角色愈发受到认可。
2020至2025年间,比特币总市值增长约1236%。截至2025年,约94.58%的比特币已被挖出。与主要国家通胀率(如美国2.2%、中国0.2%)相比,比特币通胀率优势明显,进一步夯实其价值储藏功能。
比特币作为星际文明金融基础设施的设想虽充满想象力,目前仍属理论范畴。短期内,监管风险依然突出;但从长期看,比特币的技术坚韧性和非主权属性,将持续吸引传统资本配置。
比特币四次减半周期展现高度一致的市场节奏:预期驱动上涨、减半后盘整、主升浪接踵而至。2024年减半后,比特币年通胀率降至0.78%,首次低于黄金,更加巩固其稀缺性资产地位。在全球法币高通胀、信贷扩张与债务加剧的背景下,比特币通缩模型和去中心化属性正受到传统资本持续关注与配置。
短期市场波动与黑天鹅风险仍在,但比特币长期价值逻辑愈发清晰。它不仅是加密货币,更是基于密码学和共识机制的新型资产。未来周期中,比特币的长期价值潜力、抗通胀能力、不可替代的技术底座及生态持续发展,将不断赋能其成长,构筑“数字黄金”所具备的核心价值壁垒。
比特币每四年减半一次。下一次减半预计在2024年4月,届时挖矿奖励将减半。该机制将持续至约2029年。
比特币减半是每四年发生一次的事件,矿工区块奖励减少一半,从而降低新币发行速度并控制通胀。下一次减半预计在2024年。
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被认为持有全球最多BTC,估算约110万枚,具体数量仍未可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