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协议通过多签治理机制构建了坚实的安全体系,在关键时刻自动激活。官方文件显示,该治理机制会在两种情况下生效:一是发生可能危及用户安全或导致系统停摆的安全风险,二是出现导致协议长时间无法正常运行的重大不利事件。
在此类紧急情况下,治理将完全切换为多签控制,直至恢复正常状态。此举带来了多项关键优势:
| 安全特性 | 优势 |
|---|---|
| 多签控制 | 交易需多方授权审批 |
| 临时中心化 | 可迅速应对各类威胁 |
| 决策可控 | 防止漏洞阶段被恶意利用 |
| 协议稳定性 | 确保重大事件期间系统完整性 |
该安全措施的实际案例是WLFI在一次安全事件中冻结了10700万枚代币,充分展示了治理机制的实战能力。目前,WLFI市值排名第42位,市值28.8亿美元,流通量约246.7亿枚。该治理结构有力保障了Ethereum、Solana、BSC等多条链上用户资产安全。
这一治理模式体现了DeFi协议在坚守去中心化原则的同时,灵活引入必要的安全控制,守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2025年,黑客利用Ethereum EIP-7702升级漏洞发起攻击,盗走约75000万美元的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代币。攻击者通过钓鱼方式,锁定Pectra升级中上线的智能钱包功能,获取受害者私钥后获准转移代币。
安全专家余弦指出,此次事件属于“典型的EIP-7702钓鱼攻击”。用户一旦充值WLFI或用于Gas费的ETH,自动清扫机器人即刻将资产转至攻击方地址。该攻击在多链同步展开,执行效率极高。
| 攻击指标 | 详情 |
|---|---|
| 被盗总价值 | 75000万美元 |
| 受影响网络 | Ethereum、Solana、BSC |
| 主要方式 | 私钥窃取 + EIP-7702授权 |
| 代币价格影响 | -89%(历史高点1.10美元降至0.1168美元) |
该事件暴露了区块链项目招募与Web3人才引入的核心安全隐患,显示出高知名度项目同样存在被利用风险。一位受害者表示,在自动系统盗取剩余80%资产前,自己及时转移了20%持仓,凸显盗窃操作的激烈竞争。
本次安全事件提醒行业,在数字资产管理中,尤其是网络升级阶段,必须严防新型安全漏洞。
2025年,World Liberty Financial采取果断措施,将平台上269个钱包列入黑名单,最受关注的是与主要投资人孙宇晨相关的钱包。这一决定震动加密圈,大量代币被冻结。孙宇晨钱包内有54000万枚解锁代币及24亿枚锁仓WLFI,市值极具分量。
区块链分析公司Arkham Intelligence追踪到孙宇晨钱包中900万美元的WLFI转账,怀疑存在市场操纵后,WLFI随即采取拉黑操作。此举对WLFI价格产生直接冲击,跌幅高达16%。
| 拉黑影响 | 详情 |
|---|---|
| 受影响钱包数 | 269 |
| 孙宇晨解锁代币 | 54000万WLFI |
| 孙宇晨锁仓代币 | 24亿WLFI |
| 价格影响 | -16% |
| 触发操作的转账 | 900万美元 |
该事件凸显了去中心化理念与项目实际控制权的矛盾。孙宇晨公开表示其代币“被无理冻结”,WLFI方面则称此举是为保护市场稳定。事件说明,头部DeFi协议在面对威胁时也会果断行使中心化权力,以维护代币和项目安全。
截至2025年11月5日,WLFI代币报价0.1162美元,24小时涨幅5.89%。
有,WLFI代币具有潜在价值。首次预售迅速售罄,反映出投资者积极参与。未来价值主要取决于平台发展和市场需求。
是的,WLFI代币是实际存在的加密货币项目。但其合法性和价值在业界仍有争议。
可以,您可以购买WLFI代币。目前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并可在主流加密货币平台交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