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行业安全形势严峻,智能合约漏洞成为整个生态的核心风险。区块链分析机构Chainalysis数据显示,2022年加密货币安全事件最为严重,黑客通过多种手段盗取资产总额高达38亿美元。该数字显示,针对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的攻击愈发复杂化。
与朝鲜相关的黑客在这些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创造了加密货币盗窃的新纪录。这些攻击者主要锁定DeFi协议,并非出于洗钱目的——因为这些平台的透明度高于中心化服务——而是因为此类攻击往往获取大量流动性差的代币。
| 年份 | 被盗金额 | 主要攻击目标 | 主要攻击方 |
|---|---|---|---|
| 2022 | 38亿美元 | DeFi协议 | 与朝鲜相关黑客 |
| 2023 | 17亿美元 | 多平台 | 多方攻击主体 |
2023年损失下降至17亿美元,但安全隐患依旧。2021年3月DODO DEX遭攻击,损失约380万美元,显示智能合约仍易受攻击。安全专家指出,尽管智能合约安全研究持续进步,状态更新不一致等漏洞仍难以通过现有自动化工具彻底审计。
2025年加密货币市场遭遇空前交易所攻击浪潮,仅上半年被盗金额已超21.7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反映数字资产风险持续加剧。
2025年2月,Bybit发生史上最大交易所盗窃案,安全漏洞导致15亿美元资产流失。事件凸显黑客攻击中心化交易所的技术日益复杂,大量用户资金成为主要目标。
| 交易所 | 日期 | 被盗金额 |
|---|---|---|
| Bybit | 2025年2月 | 15亿美元 |
| DMM Bitcoin | 2024年 | 30500万美元 |
| Hyperliquid | 2025年10月 | 2100万美元 |
| Hyperdrive | 2025年9月 | 78.2万美元 |
与朝鲜相关黑客是这些盗窃案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区块链分析机构Elliptic指出,2025年朝鲜黑客已盗取超20亿美元加密资产,延续2024年约占被盗资金61%的趋势。
尽管行业安全措施不断升级,但热钱包依然是核心风险点,被盗私钥和管理凭证屡次导致全球交易所资产大量被窃。
尽管加密货币主张去中心化,机构化管理依旧高度集中。Sentora研究显示,中心化交易所托管着全球73%的加密资产,继续主导市场。这一比例凸显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差距。
| 机构类型 | 加密资产持有比例 |
|---|---|
| 中心化交易所 | 73% |
| 自托管/DeFi | 27% |
资产集中不仅体现在交易所层面。美国机构合计持有全球73%加密货币国库价值,显示地域和机构的双重集中。集中化带来系统性风险,历史上多起交易所倒闭曾致用户资产重大损失。
市场参与者因此更关注储备证明机制,验证交易所是否具备1:1覆盖用户存款的储备能力。多起头部交易所倒闭事件后,透明化措施成为重建市场信心的关键。
中心化现象延续,虽与加密货币去中介化理念相悖,但仍表明市场在安全、便捷与合规方面高度依赖第三方。
MANYU是一款基于Solana的Web3加密货币,具备区块链生态中的高速和低成本交易优势。
不是,Manyu不是柴犬,而是一款memecoin,其灵感源自并致敬柴犬特性。
梅拉尼娅·特朗普的币名为$MELANIA,于2025年发行,属于meme币。
埃隆·马斯克没有专属加密币,不过Dogecoin(DOGE)与他关联最紧密,常被称为“他的”加密货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