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比特币衍生品市场恢复需时至2026年Q2,十月崩盘余波未平

行业人士表示,比特币衍生品市场从10月10日暴跌中完全恢复可能需要两个季度,未平仓合约从220亿美元骤降至140亿美元后,预计到2026年Q1-Q2才能重返前高水平。此次闪清事件抹去190亿美元杠杆头寸,衍生品交易量一度飙升至7480亿美元,创年内纪录。CryptoQuant数据显示长期持有者在此过程中抛售81.5万枚BTC,而比特币在365天移动平均线102000美元的关键支撑位面临严峻考验。

十月崩盘事件的市场影响评估

10月10日的比特币暴跌在衍生品市场引发连锁反应,单日清算金额达190亿美元,其中多头头寸占比超过75%。这种规模的杠杆清洗在比特币历史上排名前列,仅次于2021年5月(300亿美元)和2022年6月(250亿美元)的极端事件。未平仓合约的急剧下降表明市场正在经历强制去杠杆过程,这对长期健康有利但短期造成显著价格压力。

Deribit数据显示,12月26日到期的期权合约中存在显著头寸聚集——140000美元看涨期权未平仓合约达11亿美元,200000美元看涨期权为8.87亿美元,而85000美元看跌期权也持有11亿美元未平仓合约。这种分布反映市场对比特币年底前在85000-140000美元宽幅震荡的预期,多头与空头在关键 strike 价格展开激烈博弈。

长期持有者行为与市场阶段判断

CryptoQuant周报揭示,长期持有者在过去一个月出售约81.5万枚比特币,这是自2024年1月以来最激进的减持行为。这些销售集中在118000-121000美元价格区间进行,恰逢现货需求开始减弱时期。与早期周期阶段不同,当前市场缺乏足够的ETF、机构和零售需求来吸收这种规模的供应冲击。

盈利了结活动保持强劲,11月7日投资者实现约30亿美元净收益,与10月份的积极卖出态势一致。然而,实现亏损仍处极低水平,表明持有者尚未进入恐慌性抛售阶段。从历史模式看,市场底部通常需要伴随实现亏损的显著上升,标志弱手完成清仓。当前缺乏这一信号暗示调整可能尚未结束。

比特币衍生品市场关键数据

  • 未平仓合约:140亿美元(暴跌前220亿美元)
  • 十月闪清规模:190亿美元
  • 衍生品交易量:7480亿美元(单日峰值)
  • 长期持有者抛售:81.5万枚BTC(月内)
  • 365天均线支撑:102000美元(关键位置)
  • 期权头寸聚集:140000美元(11亿美元看涨)

加密衍生品市场结构与恢复路径分析

行业人士指出,未平仓合约的减少实际上为市场创造了更健康的基础:“这意味着我们可能迎来一个持仓较轻的年终到期日,机械性压力减少,应有助于市场稳定前期高杠杆阶段。” 这种去杠杆过程虽痛苦,但降低未来因强制平仓引发瀑布式下跌的风险。

从恢复路径看,衍生品市场通常经历三个阶段:初始去杠杆、横盘积累和逐步恢复。当前市场可能处于第一阶段末期,未平仓合约稳定在1400亿美元左右,但需要看到新的增量资金才能进入第二阶段。分析师预计,若宏观条件转好——如降息预期实现和市场情绪改善,未平仓合约可能在2026年Q1-Q2恢复前高水平。

比特币技术面关键支撑与牛市周期考验

比特币正测试365天移动平均线(约102000美元)的关键支撑,这一水平在整个牛市周期中一直提供最终支撑。在2021-2022年周期转换中,比特币跌破365天均线标志从牛市向熊市的过渡,因此当前价位对心理和技术面都至关重要。

从链上角度,比特币的已实现价格(所有币最后移动价格的平均值)目前约68000美元,而平衡价格(已实现价格与已实现市值的比率)约58000美元,这些水平构成深层支撑网络。若102000美元失守,下一个重要支撑区域在88000美元(100周均线)和82000美元(200日均线),这些位置可能吸引长期投资者入场。

比特币衍生品成熟度与市场健康的悖论关系

比特币衍生品市场从十月暴跌中缓慢恢复的过程,揭示了一个深层悖论:衍生品既增加市场效率和完善价格发现,也放大波动和延长恢复时间。这种双重性格在传统金融市场已得到充分验证,而在加密货币市场尤为明显。当190亿美元杠杆头寸在数小时内蒸发时,它不仅是投机者的悲剧,也是市场自我调节的必然——如同森林火灾清除下层灌木,为新生长的更健康生态系统创造条件。在衍生品工具日益复杂的今天,比特币市场正在学习与这些“金融加速器”共存,而十月的暴跌或许正是这堂必修课的期中考试。

BTC-3.01%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