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广场活动:#发帖赢代币TRUST 💥
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动 相关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13,333 枚 TRUST 奖励!
📅 活动时间: 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相关详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参与方式:
1️⃣ 在 Gate 广场发布原创内容,主题需与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动相关;
2️⃣ 内容不少于 80 字;
3️⃣ 帖子添加话题: #发帖赢代币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动参与截图。
🏆 奖励设置(总奖池:13,333 TRUST)
🥇 一等奖(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奖(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奖(10名):500 TRUST / 人
📄 注意事项: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或灌水;
获奖者需完成 Gate 广场身份认证;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 Gate 所有。
各位还有印象吗?以太坊早年间有个扩容方案叫Plasma,当时提出了一个相当激进的思路——交易不必全都挤在主链上。结果因为技术条件不成熟,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没想到现在这套方案又重新进入了行业焦点,甚至成了模块化扩展架构里的关键组件。今天就来聊聊,这个曾经的「弃将」为什么又火了。
先说当年Plasma的设计逻辑。那会儿以太坊网络拥堵严重,Gas费高得吓人,Plasma团队就想:既然主链处理能力有限,为什么不把大部分交易搬到链下处理?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日常交易在侧链快速完成,只把「交易有效性证明」定期提交给主网。主网就像个仲裁机构,平时不管事儿,出问题了才介入处理。
这套方案在当时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相当于给堵车的主干道旁边修了条快速通道,既提升了效率又降低了成本。但问题也很明显——复杂的智能合约跑不起来,后来DeFi爆发,大家都转向了兼容EVM的Rollup方案,Plasma就慢慢被边缘化了,变成了「上一代技术」的代名词。
不过这几年情况变了。以太坊的定位逐渐从「世界计算机」转向「结算层」,行业开始意识到:并非所有应用都需要主网级别的安全保障。Plasma那套「链下执行+主网仲裁」的架构,恰好契合了现在模块化区块链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