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dai untuk Mengunduh Aplikasi Gate
qrCode
Opsi Unduhan Lainnya
Jangan ingatkan saya lagi hari ini

Strategi mikro menghadapi risiko penghapusan dari indeks MSCI! Dana pasif sebesar 8,8 miliar dolar AS berpotensi besar untuk keluar secara besar-besaran

微策略(Strategy Inc.)因比特幣持倉占比過高,正面臨被 MSCI 主要股票指數剔除的史上最大風險。摩根大通在最新報告中警告,若 MSCI 在 2026 年 1 月 15 日的決議中採取負面裁定,微策略恐遭移除,可能引發 28 億美元機械式賣壓;倘若其它指數編製公司跟進,被動流出金額最高可能達 88 億美元。

MSCI 新規直指微策略核心商業模式

MSCI指數可能剔除微策略

MSCI 正評估是否將數位資產占比過高的企業排除出主要股票指數,而微策略正位於風暴中心。這項風險之所以浮現,是因為 MSCI 在今年 10 月諮詢文件中,首次提出「若公司持有的加密資產超過總資產 50%,可能不再適合納入指數」的觀點。這項潛在規則改變針對性極強,幾乎就是為微策略量身訂做。

微策略自 2020 年 8 月起採取激進的比特幣收購策略,將公司從傳統的商業智慧軟體公司轉型為事實上的比特幣持倉工具。根據 Bitcoin Treasuries 的數據,該公司比特幣總持有量已達 649,870 枚,穩居全球企業持幣量第一,遠超任何其他上市公司。這些比特幣以當前市價計算,價值超過 700 億美元,遠超公司原有軟體業務的價值。

隨著市場越來越傾向將此類企業視為投資工具而非營運公司,微策略在傳統股市中的定位也受到質疑。MSCI 的立場反映了指數編製業的根本性擔憂:如果一家公司的主要資產是高波動性的加密貨幣,而非產生穩定現金流的業務,它是否仍然符合股票指數的納入標準?這個問題不僅關乎微策略,更可能影響未來其他比特幣概念股的指數地位。

被動資金撤退恐引發連鎖反應

根據摩根大通分析,若僅被 MSCI 排除,可能引發 28 億美元機械式賣壓;倘若其它指數編製公司跟進,被動流出金額最高可能達到 88 億美元。這個數字相當於微策略當前市值的近 15%,對股價的衝擊將是災難性的。

潛在被動賣壓分層分析

MSCI 單獨剔除:28 億美元(追蹤 MSCI USA、MSCI World 等指數的基金)

多指數同步剔除:88 億美元(若 Nasdaq-100 及其他指數跟進)

流動性衝擊:集中賣壓可能導致股價跌幅遠超被動資金佔比

微策略長年受惠於指數納入效應,使比特幣間接進入大量機構與散戶投資組合。許多退休基金、養老金和指數型 ETF 基於合規要求,只能投資納入主要指數的股票。一旦遭 MSCI 排除,這條「被動資金管道」將從淨流入轉向大規模淨流出。

更嚴重的是次級連鎖反應。指數調整後,微策略的估值將可能更緊密地與其比特幣持倉掛鉤,mNAV 恐進一步逼近 1 倍,意味著市場將完全把它視為比特幣代持基金,而非具備業務能力的企業。除了被動撤退外,流動性變薄、籌資能力下降、信用利差擴大等連鎖衝擊,也可能削弱大型機構投資微策略的意願。

股價與溢價雙崩,商業模式陷入困境

在比特幣回檔約 30%、整體加密市值蒸發超過 1 兆美元的背景下,微策略股價近月跌幅卻遠超比特幣。摩根大通認為,這波跌勢主因並非加密行情,而是投資人提前反映「可能遭 MSCI 排除」的風險。

微策略股價過去半年已下跌約 40%,其中近五個交易日就跌掉 11%。公司過去仰賴的「融資買幣、提升企業價值、再進一步融資」的循環模式,因溢價崩解而陷入瓶頸。目前公司企業價值與比特幣持有價值的比率(mNAV)僅約 1.1 倍,創疫情以來新低。

mNAV 的崩潰揭示了市場對微策略商業模式的根本性質疑。當 mNAV 遠高於 1 時,意味著市場願意為微策略的「比特幣持有平台」支付溢價,認可其融資能力和策略價值。但當 mNAV 逼近 1 時,表示市場認為直接持有比特幣與持有微策略股票幾乎無差異,公司的附加價值幾乎消失。

更雪上加霜的是,微策略的負債成本攀升。今年 3 月發行的 10.5% 美元優先股,其殖利率已飆升至 11.5%;本月新發行的歐元計價優先股也在兩週內跌破承銷折價價位。這些債券價格的下跌反映市場對微策略償債能力的擔憂,也意味著公司未來融資成本將大幅上升,進一步削弱其繼續收購比特幣的能力。

持續買幣策略能否持續引發質疑

儘管面臨多重壓力,微策略仍持續擴大其比特幣庫存。11 月 17 日又以 8.356 億美元收購 8,178 枚比特幣,將總持有量推升至 649,870 枚,穩居全球企業持幣量第一。然而市場對此策略是否具長期可持續性,疑慮正快速升高。

這種持續買幣的策略在 mNAV 遠高於 1 時是正向循環:股價溢價高→融資成本低→買入更多比特幣→進一步提升估值。但當 mNAV 逼近 1 時,循環就會逆轉:股價溢價消失→融資成本上升→買幣能力下降→估值進一步承壓。

微策略創辦人 Michael Saylor 多次公開表示,公司的比特幣策略是長期持有,永不出售。這種「鑽石手」策略在牛市中備受推崇,但在面臨指數剔除、融資成本上升和溢價消失的三重壓力下,其可持續性受到嚴重挑戰。若公司因債務壓力被迫減持比特幣,將對整個比特幣概念股板塊產生深遠影響。

2026 年 1 月 15 日成關鍵轉折點

微策略曾被市場視為可能晉升 S&P 500 的「比特幣曝險旗艦股」,如今卻因過度依賴數位資產庫存而面臨被剔除的命運。MSCI 的 2026 年 1 月 15 日判定,將成為這家公司五年比特幣戰略的最大轉折點。

這個日期的重要性不僅在於決定微策略的指數地位,更在於它將為整個比特幣概念股板塊設定先例。若 MSCI 確認剔除微策略,未來任何採取類似比特幣持倉策略的上市公司都將面臨同樣風險,這將深刻改變企業採用比特幣的方式和程度。

BTC-9.01%
Lihat Asli
Halaman ini mungkin berisi konten pihak ketiga, yang disediakan untuk tujuan informasi saja (bukan pernyataan/jaminan) dan tidak boleh dianggap sebagai dukungan terhadap pandangannya oleh Gate, atau sebagai nasihat keuangan atau profesional. Lihat Penafian untuk detailnya.
  • Hadiah
  • Komentar
  • Posting ulang
  • Bagikan
Komentar
0/400
Tidak ada komentar
  • Sematkan
Perdagangkan Kripto Di Mana Saja Kapan Saja
qrCode
Pindai untuk mengunduh aplikasi Gate
Komunitas
Bahasa Indonesia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