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Bitmine增持3.89億美元以太坊,持倉達124億美元:代幣化資產成價值基石

根據 Arkham 數據監測,Tom Lee 旗下的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BMNR)在 2025 年 11 月初的一週內增持 110,288 枚以太坊,價值 3.893 億美元,使其以太坊總持倉達到 124 億美元。此次增持延續了自 8 月開始的積累模式,交易對手包括 FalconX、Galaxy Digital 等機構級通道。

分析師指出,以太坊上代幣化資產(包括穩定幣和真實世界資產 RWA)的市值已成為以太坊估值結構性底部,每次代幣化資產的增長都先於或支撐了以太坊完全稀釋市值的復甦。技術面上,以太坊目前交易於 3,540 美元附近,面臨 3,600-3,650 美元阻力區,若無法突破可能回落至 3,400 美元支撐。

機構積累以太坊模式與策略意圖

Bitmine 的以太坊積累策略呈現明顯的“逢低加倉”特徵,其 124 億美元總持倉透過多次策略性買入構建。Arkham 投資組合數據顯示,自 2025 年 8 月以來,Bitmine 透過 FalconX、Coinbase Prime 和 Galaxy Digital 等機構專用通道持續吸納以太坊,其中在 8 月以太坊跌至 2,800-3,000 美元區間時大量建倉,9-10 月在 3,200-3,500 美元範圍穩步增持,最近一週則利用價格回落至 3,400 美元以下的機會加速買入。

此模式與 Tom Lee 一貫公開看好以太坊的觀點一致——這位 Fundstrat 聯合創始人在多份報告中強調以太坊作為“數字石油”在去中心化金融和代幣化經濟中的核心地位。

從策略意圖來看,Bitmine 的巨額持倉可能服務於多重目標:一是作為長期價值投資,押注以太坊在 Web3 基礎設施中的核心地位;二是作為質押資產產生收益(目前年化約 3.8%);三是可能為未來推出以太坊相關金融產品做準備。值得注意的是,Bitmine 的積累恰逢機構資金從加密貨幣投資產品淨流出 11.7 億美元的時期,顯示其對以太坊的信念超越了短期資金流波動。

以太坊代幣化資產與估值基礎關聯

以太坊估值基礎的轉變正成為機構配置決策的關鍵考量,代幣化資產(穩定幣+RWA)市值與以太坊完全稀釋市值間建立了顯著相關性。

數據顯示,截至 2025 年 10 月,以太坊上代幣化資產總市值已突破 1800 億美元,其中穩定幣(如 USDT、USDC)佔比約 70%,真實世界資產(如國債代幣、房地產代幣)佔比 30%。這種規模實質上為以太坊創造了“底價支撐”——即使網路原生需求暫時疲軟,代幣化資產提供的費用收入和網路活動仍維持基本估值。

歷史模式顯示,每次代幣化資產的顯著增長(如 2024 年初 BlackRock 推出 BUIDL 國債代幣,2025 年中 Fidelity 發行 FOBXX 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都先於或伴隨以太坊市值的復甦。從機制上解釋,代幣化資產創造了“結構性底部需求”——這些資產需要以太坊作為結算層和安全保障,其價值部分錨定了網路的最低估值。

Bitmine 的投資邏輯很可能基於此關係:隨著代幣化資產從目前的 1800 億美元向預測的 2030 年 5 萬億美元規模增長,以太坊作為首選代幣化平台將捕獲相應價值。此論點與傳統估值模型中的“護城河”概念類似,但應用於去中心化網路環境。

Bitmine 持倉與市場動態核心數據

單週增持:110,288 枚 ETH(3.893 億美元)

總持倉:124 億美元(以太坊)

積累期間:2025 年 8 月至今

交易對手:FalconX、Coinbase Prime、Galaxy Digital

代幣化資產:1800 億美元(以太坊上穩定幣+RWA)

技術阻力:3,600-3,650 美元

關鍵支撐:3,400 美元

鏈上信號:OBV 持平(資金流入疲軟)

以太坊技術結構與市場情緒分析

以太坊的短期技術結構呈現典型的盤整特徵,價格在 3,400-3,600 美元區間內尋找方向性突破。從日線圖看,以太坊多次嘗試突破 3,600 美元阻力均未成功,最近一次在 11 月初被拒絕後回落至 3,500-3,550 美元區間盤整。

相對強弱指數(RSI)讀數在 45-50 範圍,表明動量中性偏弱,既未超賣也無強勁買盤支撐。平衡成交量(OBV)指標的平坦走勢確認了資金流入有限,與 Bitmine 等機構積極積累形成微妙對比——這種“機構積累與散戶觀望”的分化在市場轉折期常見。

衍生品數據提供額外視角:以太坊期貨未平倉合約穩定在 170 億美元左右,但資金費率接近中性,表明槓桿多頭未過度激進;期權市場的風險逆轉指標(看跌期權與看漲期權需求差異)顯示對下行保護的需求從 10 月高位下降 25%,反映恐慌情緒緩解但非強烈看漲。

從鏈上視角,3,400 美元支撐位對應重要的心理關口和前突破點,而 3,600-3,650 阻力區聚集了大量 2025 年初的買入倉位,突破需要顯著的量能配合。若成功突破 3,650 美元,下個關鍵目標在 3,800-4,000 美元區間;若失守 3,400 美元,則可能重新測試 3,200-3,300 美元支撐帶。

以太坊投資啟示與產業趨勢

Bitmine 的巨額以太坊投資為更廣泛的機構配置提供了參考框架,其背後是代幣化經濟崛起的宏觀敘事。從資產類別角度,以太坊正從“純加密貨幣”向“數字基礎設施資產”轉型,其價值驅動因素從單純貨幣屬性(稀缺性、去中心化)擴展至網路效用(交易量、費用收入、代幣化資產規模)。

對於考慮跟隨 Bitmine 投資邏輯的投資者,需評估幾個關鍵趨勢:代幣化資產增長率(目前季度環比增長 12%)、以太坊在代幣化市場的份額(目前約 65%)、以及網路升級路線圖(特別是 Verge 和 Purge 階段對可擴展性的進一步改善)。

配置策略上,建議將以太坊視為數字生態系統的“藍籌基礎設施”資產,而非純投機標的,長期配置比例可在加密貨幣組合中達 30-40%。風險方面需警惕:競爭鏈(如 Solana、Sui)在代幣化市場的份額增長;監管對穩定幣或 RWA 的潛在限制;以及以太坊網路升級執行風險。對於無法直接投資以太坊的傳統投資者,可考慮間接敞口:持有 Bitmine(BMNR)股票、投資以太坊 ETF(如 Bitwise 的 ETHW),或配置於在以太坊生態有重大風險暴露的上市公司。

結語

Bitmine 的 124 億美元以太坊持倉不僅是機構信心的強烈信號,更凸顯了代幣化資產作為以太坊估值基礎的結構性轉變。隨著真實世界資產與穩定幣在區塊鏈上持續遷移,以太坊捕獲的價值正從單純加密貨幣敘事轉向數字結算層的實用價值。技術面雖短期承壓,但機構積累模式與代幣化經濟增長的協同效應可能為下一次價值發現奠定基礎。投資者應在關注價格突破的同時,更深入監測代幣化資產的規模增長與以太坊網路效應的強化跡象。

ETH-3.55%
USDC0.0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