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pto历史课
還記得2023年3月那個讓無數人徹夜未眠的夜晚嗎?Arbitrum的空投公告一出,整個加密圈都炸了。
有趣的是,這次空投為什麼能成為後來所有Layer2項目的參照標準?答案藏在它的分發邏輯裡。
**那個瘋狂的深夜,錢包地址刷爆了**
當官網宣布空投規則時,幾百萬人同時湧入查詢頁面。有人激動到手抖——「我居然符合條件!」也有人懊悔不已:「就差那麼一筆交互……」
這不只是簡單的代幣發放,更像是一場遲到的身份認證。每個早期在Arbitrum上橋接資產、使用DApp、支付過Gas的用戶,終於等來了官方的認可:你們不是過客,是這條鏈的共建者。
**數字會說話:這波到底值多少?**
官方拿出總供應量的11.6%,約1.162億枚ARB進行分發。根據鏈上活躍度不同,用戶能領到625枚到10,250枚不等的代幣。
按上市首日3美元計算,最低等也能拿到近2000美元。而在2021年牛市周期的高點42.88美元時,那些頂格領取的用戶手裡的代幣價值接近44萬美元——這可不是小數目。
換個說法:一次真實的鏈上操作,可能換來普通人幾個月甚至半年的收入。
**為什麼它能成為行業標杆?**
核心在於篩選機制夠硬核。不是簡單粗暴的「註冊就發」,而是真刀真槍看鏈上數據:
- 你橋接過資產嗎?
- 在生態裡交易過嗎?
- 用過幾個協議?
- Gas費花了多少?
這種方式直接把投機者和建設者區分開了。拿到ARB的人,大
有趣的是,這次空投為什麼能成為後來所有Layer2項目的參照標準?答案藏在它的分發邏輯裡。
**那個瘋狂的深夜,錢包地址刷爆了**
當官網宣布空投規則時,幾百萬人同時湧入查詢頁面。有人激動到手抖——「我居然符合條件!」也有人懊悔不已:「就差那麼一筆交互……」
這不只是簡單的代幣發放,更像是一場遲到的身份認證。每個早期在Arbitrum上橋接資產、使用DApp、支付過Gas的用戶,終於等來了官方的認可:你們不是過客,是這條鏈的共建者。
**數字會說話:這波到底值多少?**
官方拿出總供應量的11.6%,約1.162億枚ARB進行分發。根據鏈上活躍度不同,用戶能領到625枚到10,250枚不等的代幣。
按上市首日3美元計算,最低等也能拿到近2000美元。而在2021年牛市周期的高點42.88美元時,那些頂格領取的用戶手裡的代幣價值接近44萬美元——這可不是小數目。
換個說法:一次真實的鏈上操作,可能換來普通人幾個月甚至半年的收入。
**為什麼它能成為行業標杆?**
核心在於篩選機制夠硬核。不是簡單粗暴的「註冊就發」,而是真刀真槍看鏈上數據:
- 你橋接過資產嗎?
- 在生態裡交易過嗎?
- 用過幾個協議?
- Gas費花了多少?
這種方式直接把投機者和建設者區分開了。拿到ARB的人,大
ARB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