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广场「创作者认证激励计划」开启:入驻广场,瓜分每月 $10,000 创作奖励!
无论你是广场内容达人,还是来自其他平台的优质创作者,只要积极创作,就有机会赢取豪华代币奖池、Gate 精美周边、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丰厚奖励!
参与资格: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报名👇
1️⃣ 其他平台已认证创作者
2️⃣ 单一平台粉丝 ≥ 1000(不可多平台叠加)
3️⃣ Gate 广场内符合粉丝与互动条件的认证创作者
立即填写表单报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丰厚创作奖励等你拿:
🎁 奖励一:新入驻创作者专属 $5,000 奖池
成功入驻即可获认证徽章。
首月发首帖(≥ 50 字或图文帖)即可得 $50 仓位体验券(限前100名)。
🎁 奖励二:专属创作者月度奖池 $1,500 USDT
每月发 ≥ 30 篇原创优质内容,根据发帖量、活跃天数、互动量、内容质量综合评分瓜分奖励。
🎁 奖励三:连续活跃创作福利
连续 3 个月活跃(每月 ≥ 30 篇内容)可获 Gate 精美周边礼包!
🎁 奖励四:专属推广名额
认证创作者每月可优先获得 1 次官方项目合作推广机会。
🎁 奖励五:Gate 广场四千万级流量曝光
【推荐关注】资源位、“优质认证创作者榜”展示、每周精选内容推荐及额外精选帖激励,多重曝光助你轻
Peter Schiff与Michael Sylor论战升级:比特币唯一策略被斥为“欺诈”,公开辩论一触即发
2025年11月16日,著名黄金支持者、经济学家Peter Schiff公开抨击Michael Saylor的Strategy公司比特币唯一策略为“欺诈”,并预言该公司“最终将破产”。
Schiff已向Saylor发出公开辩论挑战,提议在12月迪拜区块链周上进行现场对决。与此同时,Strategy股价月内下跌近30%,比特币价格跌破95000美元关键支撑,市场对高杠杆比特币持仓公司的担忧持续升温。
比特币纯粹主义与黄金拥趸的世纪论战
Peter Schiff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连续发难,直指Strategy(MSTR)整个商业模式建立在欺诈基础上。他在11月16日的帖子中写道:“MSTR的整个商业模式是欺诈,无论比特币发生什么,我相信MSTR最终将破产。”这一激烈言论迅速在加密社区引发轩然大波,多位知名人士卷入论战。
Schiff的批评核心在于Strategy的融资模式。他指出公司依赖收益型基金购买其“高收益”优先股,但这些收益率“永远不会实际支付”。据Schiff分析,Strategy最终将无法发行更多债务,导致“死亡螺旋”。他特别强调:“股息仅在MSTR决定宣布时才支付,但没有要求MSTR必须宣布股息,不宣布也不会受到惩罚。未宣布的股息不会累积,它们将永远丢失。”
论战双方立场与关键争议点
Peter Schiff观点:Strategy商业模式是“欺诈”,公司必将破产
Michael Saylor立场:比特币作为价值存储的终极地位不可动摇
辩论挑战:迪拜Binance区块链周现场对决
Strategy股价表现:月内下跌30%,5日内下跌19%
比特币价格:当前95384美元,近期低点92890美元
核心争议:比特币vs黄金作为价值存储的优越性
历史表现:比特币年内涨幅98.7%,黄金涨幅92-93%
Strategy商业模式的风险解析
Strategy的财务结构确实与传统企业大相径庭。该公司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和优先股筹集资金,然后全部用于购买比特币。这种“全押”比特币的策略在牛市中表现惊人——若从2020年公司开始购买比特币算起,Strategy股价涨幅超过1500%,远超标普500指数的同期表现。
然而,这种模式的脆弱性在下跌市中暴露无遗。当比特币价格从126000美元高点回落至当前95000美元附近时,Strategy股价跌幅超过比特币本身,显示杠杆的放大效应。更重要的是,公司近期将大量比特币转移至主流CEX的动作引发市场担忧,尽管官方解释为操作需要,但投资者担心这可能预示潜在的减持计划。
从会计角度,Strategy按公允价值报告比特币持有量,未实现收益直接计入权益,这种处理虽平滑利润波动,但不改变比特币价格波动对公司市值的直接影响。若比特币持续下跌,公司可能面临抵押品不足的风险,特别是考虑到其债务结构。
比特币与黄金的价值存储之争
Schiff与Saylor的论战本质是两种价值存储哲学的碰撞。Schiff代表传统贵金属观点,认为黄金5000年的历史赋予其无可替代的稳定性;而Saylor则主张比特币的数字化、可编程特性使其成为信息时代更优越的价值载体。
从实际表现看,比特币确实在回报率上大幅领先。自Strategy2020年8月开始购买比特币以来,公司市值从15亿美元增长至近900亿美元,而同期黄金价格涨幅约40%。这种悬殊差距吸引众多效仿者,包括日本的Metaplanet和多家美国上市公司。
然而,波动性比较则呈现不同图景。比特币在2025年内已出现三次超过20%的回调,而黄金最大回撤不超过10%。对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这种稳定性差异至关重要,特别是考虑到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管理。
市场反应与机构立场分化
金融市场对这场论战反应强烈。Strategy股价月内下跌30%,表现远逊于比特币本身的跌幅,显示投资者正重新评估高杠杆比特币持仓公司的风险。期权市场数据显示,MSTR看跌期权未平仓合约量激增,保护性需求显著上升。
机构投资者立场出现明显分化。Ark Invest等长期看好者继续增持Strategy股票,认为公司比特币持仓的长期价值被低估;而传统价值投资者则开始减持,担忧杠杆风险在加息环境中放大。这种分歧反映加密市场成熟过程中必然的价值重估。
加密社区内部也非铁板一块。虽然多数人支持Saylor的比特币愿景,但部分声音批评Strategy的过度杠杆可能给整个行业带来系统性风险。特别是当公司规模已达900亿美元,其潜在倒闭的传染效应不容忽视。
历史论战与市场影响回顾
Schiff与加密社区的论战并非新鲜事。2023年,他同样挑战Binance创始人CZ进行“代币化黄金vs比特币”辩论,当时CZ回应“有心情接受”。这些公开辩论虽常带有营销色彩,但确实推动市场对数字资产与传统价值存储的深入思考。
从历史数据看,类似公开论战往往短期影响市场情绪,但长期价格仍由基本面驱动。2023年Schiff-CZ论战期间,比特币价格在28000-32000美元区间震荡,论战结束后不久便开启上涨至50000美元以上的行情。
值得关注的是,Schiff的预测记录参差不齐。他正确预测了2008年金融危机,但在比特币领域多次误判——2017年称比特币将归零,2020年预言崩盘,而实际上比特币从那时起上涨逾10倍。这种记录削弱其批评的可信度,但不应完全忽视其风险警示。
投资启示与风险管控
对于普通投资者,这场论战提供重要启示。首先,理解投资标的底层逻辑至关重要——比特币是去中心化协议,而Strategy是中心化公司,两者风险特征截然不同。直接投资比特币避免公司特定风险,而投资MSTR则提供杠杆化比特币暴露。
其次,风险管理应成为首要考量。无论多么看好比特币,过度杠杆都是危险游戏。建议投资者将MSTR或类似公司股票的配置控制在投资组合的5%以内,并设置严格的止损线。直接投资比特币的比例也应有所限制,通常建议在总资产的1-10%之间。
最后,分散化仍是永恒原则。黄金与比特币并非必然的替代品,它们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可能表现各异。将两者同时纳入投资组合,搭配传统股票和债券,可能提供更稳健的长期回报。
监管环境与行业发展
这场论战发生在监管日趋严格的大背景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继续对加密公司采取强硬立场,而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正加强对公司加密货币持仓的审计要求。这种环境使Strategy等公司的运营面临更多审查。
从行业演进看,比特币投资正从激进转向主流。BlackRock等传统资管巨头的比特币ETF已积累超过800亿美元资产,为投资者提供更安全的敞口。这种发展可能削弱Strategy的独特地位,因投资者现在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比特币暴露。
长期而言,比特币与黄金可能找到共存之道。黄金作为物理价值存储服务于特定需求,比特币作为数字价值存储满足不同场景。投资组合中同时包含两者,而非非此即彼的选择,可能更符合理性配置原则。
市场展望
当黄金捍卫者与比特币传教士再次交锋,当9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被斥为“欺诈”,我们见证的不仅是个人观点的碰撞,更是价值存储范式变迁的缩影。Schiff的警告提醒我们杠杆的危险,Saylor的愿景展示信念的力量。在创新与风险的永恒张力中,或许真正的智慧不在于选择立场,而在于理解各种资产的内在逻辑,并据此构建 resilient 的投资组合——毕竟,在金融市场中,存活比正确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