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課

指標與信號 — 技術分析指標解析

本文件將以系統化方式介紹常見技術指標的理論基礎及應用範圍,涵蓋趨勢指標、動能指標及波動性指標。內容旨在強化市場買賣信號掌握能力,並強化交易決策的專業性與科學依據。

為何要使用技術指標

技術指標是根據歷史價格及成交量資料推導而成的數學工具,能協助交易者判斷趨勢方向、市場強度及潛在買賣機會。在波動劇烈的加密貨幣市場,僅靠「感覺」或「直覺」難以維持穩定獲利,技術指標則有助於我們從複雜的價格波動中萃取出有效資訊。

技術指標最大的價值在於:

  • 提供量化信號,提升決策客觀性;
  • 輔助辨識趨勢及反轉時機;
  • 協助判斷市場是否過度買進或賣出;
  • 確認價格走勢或發現背離訊號。

需要注意,技術指標並非「預測工具」,而是「反應工具」。它反映的是過去市場行為及現時市場強度,無法預測未來走勢。正確理解這點,是運用技術指標的基礎。

指標分類

依據計算邏輯及應用目的,技術指標一般分為三類:趨勢類、動能類及波動率類。每種類型皆有其核心功能及適用情境。

1. 趨勢指標

用來判斷市場處於上升、下跌或盤整狀態。主要指標包括:Moving Average(MA,移動平均線)、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EMA,指數移動平均線)、MACD(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移動平均線聚合與發散指標)。

Moving Average(MA):平滑價格波動,辨識趨勢方向。

  • 價格高於MA → 多頭趨勢;

  • 價格低於MA → 空頭趨勢。
  • 常見組合:MA5、MA20、MA60。

MACD:以兩條指數移動平均線計算,用於判斷趨勢強度及反轉。

  • MACD金叉(快線上穿慢線)→ 買進信號;
  • MACD死叉(快線下穿慢線)→ 賣出信號。
  • MACD柱狀圖(紅柱、綠柱)代表動能強弱,紅柱擴展表示上行動能增加。

2. 動能指標

衡量價格變化速度,用於判斷市場是否「過熱」或「過冷」。

主要指標包括:RSI(Relative Strength Index,相對強弱指標)、隨機震盪器(KD指標)。

  • RSI:取值範圍為0-100。

  • RSI > 70 → 市場過度買進,回檔風險提升;
  • RSI < 30 → 市場過度賣出,具反彈可能。
  • RSI是輔助工具,用於判斷市場情緒及動能,並非單獨決策依據。
  • 隨機震盪器(KD指標):以目前收盤價與最近區間比較,衡量市場動能。

  • K線突破D線 → 短線買進信號;

  • K線跌破D線 → 短線賣出信號。

3. 波動率指標

衡量市場價格波動幅度及不確定性。

主要指標包括:Bollinger Bands(布林帶)、ATR(Average True Range,平均真實波幅)。

  • 布林帶:由中軌(移動平均線)與上下軌(標準差)組成。

  • 價格觸及上軌 → 市場可能過熱;

  • 價格觸及下軌 → 市場可能過度賣出;
  • 布林帶擴張 → 市場波動性增強;
  • 布林帶收窄 → 市場進入盤整期。
  • ATR:用於評估市場波動強度而不分方向,ATR數值愈高代表波動性愈大,適合運用於停損設定或部位控管。

如何組合指標

實務操作中,單一指標難以提供完整信號。優秀交易者會結合多種指標,提高判斷的精準度。常見組合方式如下:

1. 趨勢+動能組合

  • 趨勢指標掌握方向(如MA、MACD);
  • 動能指標確認強度(如RSI、KD指標);
  • 例如:當價格在MA60之上(上升趨勢),且RSI由40升至60,顯示上行動能增強,可合理考慮多頭操作。

2. 趨勢+波動率組合

  • 趨勢指標判斷方向;
  • 波動率指標評估風險及進場點。
  • 例如:當價格處於上升趨勢回檔至布林帶下軌且成交量縮減時,屬於較低風險的買進區間。

3. 多週期確認

跨週期驗證信號:

  • 日線趨勢向上+4小時MACD金叉 → 中期確認;
  • 小時級RSI過度賣出反彈 → 短線進場信號。

指標組合重點在於互補,不宜重複,避免同時採用意義相近的指標(如MACD與雙均線),以免信號過度冗餘。

指標信號的陷阱與誤區

  1. 過度依賴指標:技術指標本質是價格的「衍生物」,反映歷史資訊。若只依賴指標、忽略市場結構(如支撐位、趨勢線),容易陷入「落後陷阱」。
  2. 忽略市場背景:RSI過度買進不一定代表下跌。在強勢市場,RSI可長期維持高檔。因此,所有信號都需配合趨勢方向綜合判斷,勿單獨使用。
  3. 指標過多:許多新手習慣同時開啟十幾個指標,造成「信號衝突」而陷入困惑。建議交易者最多結合2至3種指標:一個趨勢指標、一個動能指標及一個波動率指標。
  4. 缺乏成交量確認:成交量是驗證指標信號的關鍵。缺乏成交量配合,信號可靠性大幅降低。

實戰案例:BTC指標信號解析

2025年某一階段,BTC由$60,000突破至$70,000:

  • MA20上穿MA60,形成「金叉」;
  • RSI由50升至68,顯示動能增強;
  • 布林帶上軌擴張,波動性提升。

三重信號組合顯示市場正處於強勢上漲階段,可考慮分批布局或順勢交易。反之,當RSI高於75且MACD出現背離(價格創新高但指標未創新高),代表動能減弱,需留意回檔風險。

如何建立個人指標體系

每位交易者應依自身週期與風險偏好,建立專屬技術指標體系。

重點在於指標邏輯是否明確,而非數量多寡。完善的體系能協助你於各種市場環境下明確行動,也能在必要時耐心等待或及時避險。

免責聲明
*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課程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 本課程由入駐Gate Learn的作者創作,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Gate Learn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